学习资料网 >地图 >古诗文 >

中秋节思乡古诗

中秋节思乡古诗

时间:2023-12-22 作者:学习资料网

相关推荐

中秋节思乡古诗(7篇)。

这篇“中秋节思乡古诗”编辑一看就知道质量高值得一读,怎样才能把范文写明白?范文的作用和价值逐渐在教育界和学生群体中被广泛认同。借鉴范文的结构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类写作题目,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启发!

中秋节思乡古诗【篇1】

1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9.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20.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21.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22.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朱彝尊《出居庸关》

23.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24.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2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6.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27.静忆家人皆万里,独看帘月三更。张问陶

28.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29.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刘昶《断句》

30.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31.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谢朓《送江水曹还远馆》

32.阳关万里路,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33.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卢纶《长安春望》

34.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苏轼

中秋节思乡古诗【篇2】

中秋节思乡的诗句:

1,月是故乡明;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思乡的诗句 古诗: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思乡古诗【篇3】

21.想见_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一王维《渭城曲》

23.孟郊《秋夜长安病后作》秋中帝里经旬雨,晴后蝉声更不闻。牢落闲庭新病起,故乡南去雁成群。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

24.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25.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26.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27.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28.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29.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30.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一一苏轼《永遇乐》

31.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一一张乔《江上送友人南游》

3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3.《题大萸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34.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35.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36.莫向樽前须尽醉,与君俱是异乡人。韦庄

37.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38.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袁凯《京师得家书》

39.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周邦彦《兰陵王•柳》

40.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王建《羽林行》

中秋节思乡古诗【篇4】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韵译:

皎洁的月亮从祁连山升起, 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

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 玉门关早被风沙层层封闭。

白登道那里汉军旌旗林立, 青海湾却是胡人窥视之地。

自古来这征战厮杀的场所, 参战者从来不见有生还的。

守卫边陲的.征夫面对现实, 哪个不愁眉苦脸思归故里?

今夜高楼上思夫的妻子们, 又该是当窗不眠叹息不已。

李白的《关山月》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此诗气势博大,意境深远,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诗人将战士的思乡、家人的思亲融于广阔苍茫的景色里,使得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伤。

李白用广阔苍茫、深沉磅礴的图景抒发戍人思乡的意境,其实就是诗人博大的胸怀的自然流露。这首写“关”“山”“月”的诗,就表现了他关心民生、悲天悯人的另一种情操。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5类候残酒卮。

译文:

天空澄澈无云,清露湿衣。在星光外一轮圆月升腾而起。

渐渐升高,东面的树林也不能遮蔽它,当行于天际之时,四海之内都可看见。

清光自可让人吟咏,月中桂影却不能攀折。

可怜那半夜美丽的月影,正照着贵戚近臣喝残的酒杯。

作者简介:齐己(860~约937/864~943)),中国唐代僧人、诗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益阳(今属湖南益阳)人,一说长沙(今属湖南)人。自幼家贫,六、七岁时父母相继去世,靠牧牛度日。少年颖悟,据说7岁为寺院放牛时,即取竹枝画牛背为小诗。后出家,佛事文事双修。60岁以前大部分时间在衡岳道林寺、庐山东林寺度过,期间曾云游四方。晚年驻锡荆南龙兴寺。曾携诗卷谒郑谷,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不觉投拜曰:“我一字师也。”后与郑谷多有酬唱。龙德元年 (921) 依南平高季兴为龙兴寺僧正。 一生除精研佛理外,致力于诗歌创作,是中晚唐与皎然、贯休齐名的三大诗僧之一,其传世作品数量居三大诗僧之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800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位。其诗除禅林生活和登临酬答等题材外,不少是反映晚唐和五代社会动荡、战祸频仍、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之作,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积极意义,艺术上亦具鲜明特色,历代诗人和诗评家多有赞誉。一生著述甚丰,有《白莲集》、《风骚旨格》、《玄机分别要览》等。

中秋节思乡古诗【篇5】

1、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4、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6、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7、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8、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9、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0、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1、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水调歌头》

14、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15、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7、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徐凝《八月望夕雨》

中秋节思乡古诗【篇6】

1.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随风隔幔小,戴雨望林微。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规。(杜甫:《萤火》)

2.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袁凯

3.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贾岛《题诗后》

4.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

5.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江外思乡》

6.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戎昱《桂州腊夜》

7.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8.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9.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

10.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范仲淹

13.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14.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

15.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刘长卿

16.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

17.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中秋节思乡古诗【篇7】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本文来源://www.xxy333.com/x/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