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网 >地图 >古诗文 >

重阳节古诗词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时间:2024-02-03 作者:学习资料网

相关推荐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9篇。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篇1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

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

菊篱今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

望中难见白衣来。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重阳感怀

【唐】刘兼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

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

刘家豚犬取何难。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篇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歌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诗歌原文: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诗歌原文: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诗歌原文: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诗歌原文: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诗歌原文: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篇3

有关最新的重阳节登高古诗词

有关最新的重阳节登高古诗词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篇4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译文:题诗在红叶上让它带着情意承受御沟的流水飘走,观赏菊花的.人醉卧在歌楼上。万里长空雁影稀疏,月亮落了远山变得狭长而显清瘦,暮秋时节到处都是冷冷清清的景象。衰败的杨柳,寒秋的鸣蝉,天地间一片哀愁,这时节,有谁肯送酒来和我一起解忧?

作者: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篇5

1.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2.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王勃《九日怀封元寂》

3. 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王维《偶然作六首》

4.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5.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6.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7.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纳兰容若《清平乐·将愁不去》

8.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赵嘏《重阳》

9.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10. 岁岁登高,算难得、今年美景。——吴潜《满江红·岁岁登高》

11. 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吴潜《水调歌头·重九先三日》

12. 定是登高九月头,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风满鬓秋。——吴潜《南乡子·黄耳讯初收》

13. 看看重九各登高,金蕊满头无所忌。——梅尧臣《和吴冲卿学士省中植菊》

14. 忆得旧时重九日,紫萸黄菊压梳钗。——黄庭坚《九日对菊有怀粹老在河上四首·忆得旧时重九日》

15. 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贾岛《对菊》

16. 去日重阳后,前程菊正芳。行车辗秋岳,落叶坠寒霜。 ——贾岛《送友人如边》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篇6

1.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2. 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3.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4.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6. 菊花清瘦杜秋娘。 ――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7. 此怀祗有黄花览。 ―― 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

8.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 ――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11. 秋明白鹭双飞处。 ―― 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12. 凤城歌管有新音。 ―― 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3.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 ―― 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4.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 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15.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篇7

65.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李群玉《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66.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重阳阻雨》

67. 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戎昱《九日贾明府见访》

68. 登高上山上,高处更堪愁。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戎昱《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

69. 年年谁不登高第,未胜骑驴入画屏。——李洞《过贾浪仙旧地》

70.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李嘉祐《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71.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72.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73.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秋瑾《九日感赋》

74. 漫从僧舍移甘菊,清蕊重阳摘未堪。——赵蕃《从郑秀才觅菊二首·漫从僧舍移甘菊》

75. 重阳晴则已,雨必风在口。——赵蕃《重阳近矣风雨骤至诵邠老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

76. 小槛丛花未肯香,客中我亦忘重阳。——赵蕃《九日题越州光孝观壁》

77. 满城风雨重阳近,此句岂惟时节咏。——赵蕃《连日风雨有怀沈仲良欧阳全真》

78.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秋瑾《九日感赋》

79. 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白居易《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80. 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篇8

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而这个节日更是在如今被设立为了老人节,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描写重阳节的优美古诗词,供大家阅读参考。

描写重阳节的优美古诗词

1、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蜀中九日

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九日齐山登高

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7、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8、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9、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10、九日送别

唐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重阳节的简介

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阳佳节。民间也称“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或“女儿节”。关于“重阳”的来历,一般认为《易经》“以阳爻为九”,“九”为最大的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常将“上巳”与“重阳”。即“三月三”与“九月九”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上巳“踏青”春游,重阳“辞青”秋游,相传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作为节El,一般认为源于东汉时期“桓景避难”的传说。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中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日: ‘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从此,人们在九月九日登高避疫,成为风俗。想了解更多重阳节的内容.

重阳节节日起源故事

起源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起源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在古代,古人对火总有莫名的恐惧,因而也常常敬畏和祭拜火神,并认为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起源其三

重阳节的起源据说是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身边的侍女也受到牵连并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嫁给了一个贫民。由于她在宫中每年都过重阳节,节日期间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求长寿,所以嫁人之后,她在这一天还是照着宫里的规矩过重阳节,人们听说后纷纷效仿,于是这种习俗在民间就广为流传了。

  •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篇9

    49. 重阳过后开无害,只恐先生不赋诗。——范成大《重阳不见菊二绝·冷蕊萧疏蝶懒飞》

    50. 留得典刑传菊圃,别篘新酒待重阳。——范成大《王正之提刑见和茉莉小诗甚工·南花宜夏不禁凉》

    51. 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王安石《咏菊二首·院落秋深数菊丛》

    52. 重阳已过君休恨,留取金英晚节看。——宋祁《重阳不见菊·蜀地秋高未拟寒》

    53. 何须一醉独重九,但是相过多几回。——陈著《次韵戴帅初不赴丹山醵饮二首·危时时节已难得》

    54. 莫嗟已落重阳后,自是江南秋到迟。——赵蕃《十月三日郑秀才惠菊植之晏斋窗前尊酒偶乏与》

    55.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苦有怀子由弟二首》

    56.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司空图《旅中重阳》

    57. 凄凉不道身无寿,九日还无旧会人。——司空图《歌者十二首》

    58. 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九月八日》

    59.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司空图《重阳阻雨》

    60. 登高此去无多日,扶病重来又过秋。——陆游《九月初作·碧海仙蓬感旧游》

    61. 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胡铨《送菊》

    62. 岩花不趁中秋约,篱菊齐供九日看。——钱时《九日融堂池上》

    63. 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64. 客中忽忽又重阳,满酌葡萄当菊觞。——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八十五》

    本文来源://www.xxy333.com/x/1457.html